下载APP
  1. 首页
  2. 精品其他
  3. 秦汉帝国的崛起:前汉演义(下)
  4. 第六十七回 饰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

第六十七回 饰俭德故人烛隐 庆凯旋大将承恩(2/3)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汲黯与弘有嫌,弘竟荐黯为右史。右中,多系贵人宗室,号称难治。黯也知弘怀着鬼胎,故意荐引,但既奉诏命,只好就任,随时小心,无瑕可指,竟得安然无事。又有董仲舒闲居数年,不求再仕,偏弘因胶西相缺,独将仲舒推荐去。仲舒受了朝命,并不推辞,居然赴任。胶西王端,是武帝异母兄弟,贼险狠,与众异趋,只生就一缺陷,每近妇人,数月不能起床,所以后虽多,如同虚设。有一少年为郎,狡黠得幸,遂替端暗中代劳,与后同寝。不意事机被,被端支解,又把他母一并诛戮,此外待遇属僚,专务残酷,就是胶西相,亦辄被害死。弘无端推荐仲舒,亦是有心加害,偏仲舒到了胶西,刘端却慕他大名,特别优待,反令仲舒闻望益崇。不过仲舒也是知机,奉职年余,见端好饰非拒谏,不如退位鸣,乃即向朝廷辞职,仍然回家。不愧贤名。著书终老,发明《秋》大义,约数十万言,传后世。所著《秋繁》一书,尤为脍炙人,这真好算一代名儒呢。收束仲舒,极力推崇。

大中大夫张汤,平时尝契慕仲舒,但不过为推重,有名无实。他与公孙弘同一使诈,故脾气相投,很为莫逆。弘称汤有才,汤称弘有学,互相推,标榜朝堂。武帝迁汤为廷尉,景帝时尝改称廷尉为大理,武帝仍依旧名。汤遇有疑谳,必先探察上意,上意从轻,即轻予发落,上意从重,即重加锻炼,总教武帝没有话说,便算判决得宜。一日有谳案上奏,竟遭驳斥,汤连忙召集属吏,改议办法,仍复上闻。偏又不合武帝意旨,重行批驳来,得忐忑不安,莫名其妙。再向属吏商议,大众统面面相觑,不知所为。延宕了好几日,尚无良法,忽又有掾史趋,取一个稿底,举示同僚。众人见了,无不叹赏,当即向汤说知。汤也为称奇,便嘱掾属与原手,使他缮成奏牍,呈报上去,果然所言中旨,批令照办。究竟这奏稿自何人?原来是千乘人倪宽。倪宽颇有贤名,故从特叙。宽少学尚书,师事同邑欧生。欧生表字和伯,为伏生弟,伏生事见前文。通尚书学,宽颇得所传。武帝尝置五经博士,公孙弘为相,更增博士弟员,令郡国选取青年学京备数。宽幸得充选,草草都。是时孔九世孙孔安国,方为博士,教授弟员,宽亦与列。无如家素贫乏,旅费无,不得已为同学司炊。又乘暇去佣工,博资度活,故往往带经而锄,休息辄读。受了一两年辛苦,才得策中式,补充掌故。嗣又调补廷尉文学卒史,廷尉府中的掾属,多说他未谙刀笔,意在蔑视,但派他充当贱役,往北地看牧畜,宽只好奉差前去。好多时还至府中,呈缴畜簿,巧值诸掾史为了驳案,莫展一筹。当由宽问明原委,据经折狱,援笔属稿。为此一篇文字,竟得地,上达九重。运气来了。

武帝既

张汤(?—前115),西汉杜陵(今陕西西安)人,由田蚡荐为侍御史,治淮南、衡山谋反事,为汉武帝所赏识。后任廷尉、御史大夫等职。后为朱买臣所排陷,自杀。

本章尚未读完,请一页继续阅读---->>>

被以劾弘,失之琐屑。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称为三公。武帝乃召弘问,弘直答:“诚有此事。现在九卿中,与臣好,无过汲黯,黯今责臣,正中臣病。臣闻仲相齐,拥有三归,侈拟公室,齐赖以霸,及晏婴相景公,不重,妾不衣帛,齐亦称治。今臣位为御史大夫,乃为布被,与小吏无二,怪不得黯有微议,斥臣钓名。且陛若不遇黯,亦未必得闻此言。”武帝闻他满认过,越觉得好让不争,却是一个贤士。就是黯亦无法再劾,只好趋退。弘与董仲舒并学秋,惟所学不如仲舒。仲舒失职家居,武帝却还念及,时常提起。弘偶有所闻,未免加忌,且又探得仲舒言论,常斥自己阿谀取容,因此越加怀恨,暗暗排挤。武帝未能悉,总弘是个端人,始终信任。到了元朔五年,竟将丞相薛泽免官,使弘继任,并封为平津侯。向例常用列侯为丞相,弘未得封侯,所以特加爵邑。

弘既封侯拜相,望重一时,特地开阁礼贤,与参谋议,甚么钦贤馆,甚么翘材馆,甚么接士馆,开了许多条规,每日延见宾佐,格外谦恭。有故人谒,弘当然接待,且留他在府宿。惟每餐不过一,饭皆粝,卧止布衾。贺还他有心简慢,及问诸待人,才知弘自己服,也是这般。勉住了数日,又探悉形,因即辞去。有人问贺何故辞归?贺愤然说:“弘服貂裘,外著麻枲,厨五鼎,外膳一肴,如此矫饰,何以示信?且粝布被,我家也未尝不有,何必在此求人呢!”自经贺说破隐,都士大夫,始知弘浑狡诈,无论行己待人,统是作伪到底,假面目渐渐揭了。只一武帝尚似梦未醒。


【1】【2】【3】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章节目录